
今年以来,第三冶炼厂面临主产品盈利持续承压、原料结构日益复杂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多重考验。面对挑战,第三冶炼厂坚决贯彻白银集团“效益为先”经营理念,以“一本账”管理为核心,多维度构建科学成本管控体系。截至8月底,加工成本总额较预算降低3%,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
成本管控的根基在精准。第三冶炼厂系统梳理近5年各车间的加工成本数据,结合实际生产需求,构建“最优值、平均值、现场反馈”三位一体的“三段式”成本参数模型。依托模型科学决策,将各车间年度预算目标差异化下调2%~30%,实现目标精准定制与分级管控,同步建立“责任清单+执行闭环”机制,让成本管控从“定目标”升级为“刚性执行”。电解车间熔铅工序阳极班,将锑单耗指标纳入成本考核,视完成情况奖罚班组和责任个人。此举倒逼工艺持续优化,作业人员加强现场精细操作,精准调整锑加入量,让成本控制见行见效。1-8月,电解车间锑单耗较计划值每吨降低0.193千克。
第三冶炼厂财务部主任 方亮:
“三段式”模型和成本考核,让各级成本管理者的责任和目标更加细致。1-8月份加工成本较预算降低约3%,部分成本指标达到近年最优值。
“一本账”管理的关键在协同。第三冶炼厂推动“购——产——销”一体化运营,着力从生产型“干着算”向经营型“算着干”的转变。原料采购端主动与采购中心协同,在市场广泛寻找低价物料,推进高价进口矿替代,从源头降低原料成本;焦炭采购引入多家厂家参与良性竞争,通过实地考察严格把控关键指标质量,有效减少焦炭质量波动对鼓风炉生产的影响。销售端则紧扣市场节奏,在硬锌、渣类物资及废旧物资价格,累计对外销售烟化渣、综合渣46926吨,增利355.11万元,同时推动硬锌代加工返还锌锭2574.4吨,弥补原料端效益缺口。
第三冶炼厂市场运营部主任 胥旭旭:
通过内部协同,我们采购块煤沫来替代成品煤,降低烟化炉吹炼成本,采购比例较去年提高了近30%,降本140.4万元。同时改进渣类物资销售模式,将年度销售改为季度销售,利用少量多拍的形式吸引更多中小型企业参与竞拍,渣类物资销售价格再创新高。
成本管控的潜力在细节。第三冶炼厂把加强仓储管理作为降本的主攻方向之一,全面开展物资库存管理专项整治,通过实现物资库房统一归口管理,让积压物资“活”起来,为高效统筹调配物资、降低管理成本、提升生产保障能力创造条件。原料库存管理同样精打细算,针对进口矿送矿流程开展优化,将原“集装箱——翻斗车——精矿仓”模式简化为“集装箱——精矿仓”,减少中间转运环节。
第三冶炼厂物流中心物料管理 郝湃:
清仓利库已盘活300余万积压物资,进口物料送货流程中减少了翻斗车运输环节股票配资论坛是什么,上半年仅此一项就节省了运费2余万元。
亿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